凝土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优质砂石资源已消尽,多数砂石中附带的泥土/粉颗粒量过高,层状结构的泥粉等矿物组分,在拌和物中遇水膨胀,吸附、消耗外加剂,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保持和强度。目前,针对骨料中含泥量高的实际情况,通常是通过提高减水剂的掺量,或是调整减水剂中的其他复合组分,以及通过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中引入抗泥基团等措施来提高工作效果,但是会出现混凝土拌和物的前期泌水、材料组分相互离析、扒底等现象,以及后期坍落度损失快、施工难甚至于不能浇筑施工,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将淀粉及其衍生物基(羧甲基化和/或磺化)抗泥剂引入混凝土拌和物体系,并引入经过球磨研细的细粉状黄粘土,研究了淀粉及其衍生物基抗泥剂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坍落度保持的自洽及强度的影响。图A和B分别是加入了粉状黄粘土(外加泥粉@3%砂质量)的实验样品料(拌和前)和硬化混凝土的样品试块(黄色明显)。在2.3%的抗泥型外加剂掺量下,C30非泵砼试验结果显示:在初始状态下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达到210mm,扩展度为610×620mm;经时120min其坍落度和扩展度分别是210mm和620×600mm,包裹性好、浆体多,料不粘。强度@7d,28d和60d分别为24.1MPa,35.1MPa和39.1MPa,工作性能及强度比较均稍好于不加淀粉基抗泥剂的基准样品。
联系单位: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项目负责人:全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