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推动我省石化中下游产业提速升级,打造一个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一体的石化科技服务高地,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和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联合创建了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五年来,研究院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砥砺前行,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春风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已逐渐成为福建省石化强省战略的重要科技支撑平台和高校服务社会的示范区,不仅为泉港建设绿色石化港口新城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还以明显的落地服务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泉州市A类新型研发机构”和“泉州市科技服务业十佳机构”。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传承福建师范大学百年优质教育科研传统,自建院以来,始终坚持“落地泉港、服务泉州、辐射全省”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唯实创新”的院训,按照“政府牵线、校企合作、项目运作、团队管理”的模式,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需求,以化工新材料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主动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和石化行业企业,形成了学校、政府、企业“共建多赢”的良好格局,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研究院现有6000m²的办公场所、科研实验室、培训基地和中试基地,设有六个部门。
研究院致力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海洋生物化工、环境修复、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建立了6个技术创新实验室、6个测试表征实验室以及4条中试生产线,科研设备总值达千万元以上,具备了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与服务、检验检测等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及后续的产业化提供保障。
1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院坚持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围绕研究院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科技布局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通过人才引进、人员招聘、项目对接等方式,建立起了一支稳定的、刚柔并济、具备实施产业化能力的高素质研究与开发队伍。
千金易取,人才难得。为培养一批业务精干、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研究院始终坚持以下四点人才战略:一是用足用好人才政策,让人才引得进;二是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让人才留得住;三是鼓励人才创新创业,让人才用得好;四是实施人才提升计划,让人才发展快。人才战略的实施为实现研究院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2016年,研究院被评为“泉州市事业单位人才高地”,并作为泉港区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助推泉港区获批福建省“石化产业人才聚集基地”。
2
积极搭建创新研发平台
推进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
研究院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建设了微纳米工程、材料合成、材料加工、增材制造、生物海洋化学和天然产物等6个技术创新实验室,以及多孔材料、阻燃性能、生物能源、材料性能、光电性能、定量定性等6个测试表征实验室,拥有材料合成、材料加工、生物技术、日化研发、涂料、阻燃等实验、中试、孵化生产及表征检测等设备百余套。2014年获批“福建省合成树脂功能化技术重大研发平台”,是全省9个获批的平台中唯一落户在地方的科技创新平台。2018年获批建设“福建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是我省首批8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
研究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申请各级科技项目,共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多项,获批资助经费近4000万元;共申请专利173件,授权专利52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27件。研究院研发成功的“无患子环保型清洁用品”、“长玻纤增强聚丙烯专用料”、“高韧性3D打印材料”、“纳米供氧膜”、“阻燃高分子材料”等多项应用技术成果已进入中试或产业孵化。研究成果“可释放富氧离子记忆枕头”在恒昂工贸的产业化受到福建卫视新闻的报道,并被“央视网”转载。
3
加强院企合作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在实践中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研究院牵头组建了“泉州市聚氨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企业共建了30余家院企联合研发中心,联合企业承担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协助泉港区8家企业获得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使泉港区获得的省市科技扶持经费连续两年突破1000万元,联合企业承担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承担和促成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泉港企业,有力促进区域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共建院企联合研发中心,体现了产学研的紧密型结合,不但帮助泉港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而且有利于完善公共服务技术体系。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研究院将立足既有项目,着眼长远发展,积极围绕泉港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和福建师范大学在学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寻求新的切入点,不断拓展校地合作新领域,共创校地合作创新发展典范。
4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
研究院坚持以服务我省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除前述平台外,还承担着 “泉州市先进高分子材料重大研发平台”、“泉州市3D打印实训基地”、“泉港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基地”、“泉港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泉港区危化品警示教育基地”、“泉港区红十字生命安全教育基地”、“泉港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泉港区石油与化工行业协会”等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重任。
同时,研究院积极融入社会经济和环保事业,积极参与泉州市和部分县区关于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污染治理、区域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新材料转型升级路线图的编制工作,积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设计和实施各类重大平台和项目的申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5
始终坚持“开放办院”
研究院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积极与其他院校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理念,不断强化自我学习,促进自身发展。五年来,研究院通过技术项目合作研发、人员培训、技术交流、学术互访等形式,携手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和合作关系。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来研究院交流,并与研究院联合成立“石化新材料智能装备研究中心”。研究院着力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实现人才、智力和资源共享,在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一批批校内外学者前来参观和交流。
校领导来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
★ 结语 ★
人才的集聚、创新的迸发,折射着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最真实的吸引力。历经五个春秋,研究院已在泉港落地扎根、生长壮大。我们既认识到研究院承载的期望和责任,也意识到研究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我们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胆创新,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科研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成果转化的集中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校地合作的样板区”和“高校服务社会的先行区”。